在今年10月,又有一個新詞出現在社群媒體和印尼衛生部的訪談中,那便是「非典型急性腎損傷」(gangguan ginjal akut progresif atipikal,GGAPA)。
這是一種去脈絡化的誤導,因為實際上針對這篇研究有許多同儕評論或學術文章,都指出同性戀者的健康問題更可能來自於社會所給的歧視、汙名與不理解,但這些不同的觀點都沒有被摘錄進風向新聞的報導當中。在討論媒體識讀時,經常也會討論到「媒體素養」一詞。
媒體識讀該教什麼?實作與理論的鴻溝 學習媒體識讀最重要的目的是應用在生活中,讓我們在接收資訊時不會被錯誤的資訊蒙騙,甚至能夠評判媒體的立場與優劣。很簡單,只要搜尋相關關鍵字,丟給查核中心,媒體識讀就結束了。有些人主張這兩個詞的意思不同,媒體素養比媒體識讀的層次來得更高,而我認為兩者有許多重疊的部分,而且媒體識讀是媒體素養重要的一環,所以實務上在學習或教導媒體識讀/素養時,去區分兩者的差別其實意義不大。我也有實際去觀摩課程的進行,結合講課與遊戲,學生的學習效果相當不錯,可惜現況下台灣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小學生在畢業之前就接觸到媒體識讀。」 以上的資訊雖然沒有錯誤或不實,對於社會或事實的理解卻是有害的。
媒體識讀是什麼? 媒體識讀(media literacy)是指近用、分析、評判媒體內容的能力。媒體識讀領域中常見的事實查核(fact check)即屬於事實層次的識讀能力。雕像立在「Think Park」商場前名為「Rin Kham」(สี่แยกรินคำ)的十字路口,從地圖來看: Think Park 商場 商場整對面是Maya百貨 往北是高速公路 東西向是懷喬路(Huay Kaew),往西可達清邁大學前門、清邁動物園和素帖山,往東則可達古城西北牆角和北門。
商場以及後方的譚易思廷飯店、One Nimman 的地主與業主都是泰國知名富商Tan Passakornnatee(ตัน ภาสกรนที),據說ThinkPark是交由他的女兒打理。11月初,清邁市區尼曼明路(Nimmanahaeminda ถนนนิมมานเหมินท์ )與懷喬路(Huay Kaew ห้วยแก้ว)的十字路口「Think Park」商場前,立了一座日本忠狗「忠犬八公」的銅像,這是繼同一地點蓋了座假的日本地鐵站出入口、安了日式風格水溝蓋後,為了商場整體轉向日式主題風格的新裝飾。但回推到20年前,自己初次造訪清邁,Maya商場和ThinkPark都只是一片草地,整個十字路口的大建築只有一間四星飯店Amari(目前改建為「U Nimman」飯店),而尼曼明路當時則是相對新開發的街道,當時有兩、三家大型夜店,現在看來舊款的Hillside Condo 2當時仍是新公寓。也有人覺得,毫無頭緒地把不是在地文化或地緣關係的雕像放在市區,實在不合適,更有民眾覺得,為什麼不找在地的特色來當做裝飾,或是乾脆用幾年前被人惡意帶走生命的知名清邁校狗 dea(เตี้ย)來當做雕像都好過連多數泰國人都不太認識的日本忠狗
不少當地學生家長擔心子女因此被感染,14日紛紛以五花八門的理由向學校請假。高風險區一般以居住單元、樓棟為單位劃定,不得隨意擴大等措施,都是防控進一步科學優化的體現。
一些社區內的核酸檢測點則延長檢測時間。這一消息,引發中國民眾在網路上熱議,不少人認為石家莊是「中國與病毒共存的試點城市」,正反意見熱烈交鋒。中國媒體報導,石家莊市官方今早表示,為方便市民就近核酸檢測,石家莊市內各轄區昨天已增設部分免費核酸檢測點,具體數量會「隨着實際需要進行調整」。至於朝陽區,據媒體報導,為平息民眾不滿並符合需要,區內部分非社區核酸檢測站今天已經重新開放。
包括將高風險區外溢人員7天集中隔離調整為7天居家隔離。根據中國官媒《健康時報網》統計,11月7日至13日,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陽性感染者7萬5028例,其中確診病例9294例,無症狀感染者6萬5734例,無症狀感染者占比高達88%。另一個引發爭議的是北京市朝陽區。在14日傳出石家莊「躺平」的同一時間,當地卻接獲官方下達命令,暫時關閉不在社區內的核酸檢測站,民眾須在社區內自行接受核酸檢測。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圖為上海市閔行區一處核酸檢測亭。也有為數不少的中國民眾,在網路上表達對放鬆放疫的擔心。
但也有支持放鬆的民眾說,「這一關遲早要過」,如果不過,生活就沒有恢復正常的一天。並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
將風險區由高、中、低3類調整為高、低2類,最大限度減少管控人員。14日上午,河北省會石家莊市「全面躺平」的傳聞迅速登上熱搜。而平日愛四處閒晃蹓躂的老人家更不敢外出,街上完全不見蹤影。這項命令一下達,導致全區眾多上班族措手不及,原本在公司附近的核酸檢測點紛紛關閉,稍遠處的社區卻不讓非居民進入受檢,大批上班族在中午前後遍尋全區,不是紛紛關閉,就是大排長龍。張伯禮說明,數據顯示,當前確診感染者中大部分為無症狀感染者。中國網路不斷收到當地民眾反映,指石家莊已取消全員核酸檢測,且不再查驗健康碼。
也就是說,石家莊市民不必再2至3日一檢,出入公共場所也不必掃碼。中國推優化防疫20條,專家:因病毒毒力趨弱 (中央社)中國一週內新增逾7萬例病例,但官方此時公布優化防控工作的20條措施,縮減封控力度。
但據民眾反映,當地仍有部分非社區核酸檢測站仍未開放,反而有一些社區內的檢測站,工作人員直到開門時間仍未到班。新聞來源 中國推優化防疫20條 專家:因病毒毒力趨弱(中央社) 優化防疫20條各地執行分歧 被指躺平卸責引爭議(中央社) 延伸閱讀 防疫軟體掌握行蹤強迫隔離,「彈窗」成北京人疫情下最怕一幕,也催生「養碼」產業 中國官方點名部分地方政府「防疫過度」,「紅二代」陶斯亮批北京健康寶不符精準防疫 中國動態清零鬆動風聲不斷、官方未強力否認,前首席疾管官員稱防疫政策即將改變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路透社》引述龍洲經訊(Gavekal Research)的研究報告形容,中國在放鬆防疫管控上,選擇了「奇怪時間點」。理由是,現在就學國外「躺平」,反而讓他們不敢出門,且更擔驚受怕。
北京朝陽區則關閉非社區核酸檢測點,引起上班族強烈不滿。關於此時公布優化防疫20條措施,張伯禮認為非常及時和必要,新措施對實現「疫情防得住、經濟穩得住、發展更安全」目標,為保障後疫情時代社會經濟發展兼顧民眾生活需求將發揮重要作用。有人直到傍晚才在別的行政區順利檢測,有人因此只好請假回家,激起強大民怨。這一情況是基於COVID-19形成群體免疫屏障,這樣的進化對於病毒某一特定分支保持「優勢」是有利的,因此,從病毒進化規律推測,病毒趨於穩定、毒力趨弱的概率較大。
中國病例增卻減封控,專家分析因病毒趨於弱化。因為,疫情猛烈反彈與中央要求放鬆防疫措施相交織,引發了中國政策是否逐漸轉為容忍COVID-19的辯論。
更有甚者,標榜可治療COVID-19症狀、但在中國民間評價分歧的中藥「連花清瘟」,14日在石家莊被瘋狂搶購,全市藥房被掃貨一空,一盒難求,並成為當地網購的熱門商品。登機前48小時內2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也減為1次。
河北石家莊宣布停止全員核酸檢測且不查驗健康碼,引發「躺平」聯想且登上熱搜。針對上述爭議,從石家莊市政府到市委書記張超超等人先後出面喊話,除強調前往共場所仍需核酸檢測證明外,並澄清石家莊的防疫是「全面對標」優化防疫20條,絕非「躺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14日接受陸媒《科技日報》訪問表示,病毒動態一直是防疫措施優化調整的重要前提基礎之一,當前的臨床實驗表明,病毒造成的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意味著病毒的致病力減弱。同時也強調,石家莊「疫情形勢非常複雜」,但要堅決防止「一刀切」、「層層加碼」、「一封了之」等弊端。然而,這些在朝陽區社區內的檢測站,既不接受非社區居民檢測,且檢測時間僅限上班時間,中午還休息,有些檢測站甚至只有上午檢測。優化防疫20條各地執行分歧,被指躺平卸責引爭議 (中央社)中國官方執行優化防疫20條出現分歧。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表示,臨床實驗表明病毒造成的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意味致病力減弱。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不少當地學生家長擔心子女因此被感染,14日紛紛以五花八門的理由向學校請假。
將風險區由高、中、低3類調整為高、低2類,最大限度減少管控人員。中國網路不斷收到當地民眾反映,指石家莊已取消全員核酸檢測,且不再查驗健康碼。